西行随笔

王学文

> 西行随笔 > 西行随笔目录

农业(1 / 2)

上一章目 录

笔者有幸作为宁夏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泰国考察团成员之一,在1993年3月中下旬,到泰国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泰国作为东南亚的旅游热点,以其独特的热带风光,古老的民族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游客。在泰国期间,我们先后到曼谷、帕塔亚、清迈和清莱等地,既参观了城市,也考察了农村;既拜会了商界上层人士,也接触了下层百姓;既领略了异国风光,也对这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了一些了解。回国后,不断有同事、朋友询问泰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和风土人情,于是我想就我在泰国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择其要者,介绍给热心的同事、朋友和读者。

大王宫

泰国原名暹罗,素有“千佛之国”“大象之国”之称。它位于印度支那半岛(或称中南半岛)中部、马来半岛北部。西、北靠缅甸,东与老挝、柬埔寨为邻,南濒太平洋的泰国湾。泰国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但一年分为热、雨、凉三个季节:2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炎热干燥的热季,5月中旬至10月为漫长的雨季,11月至翌年2月中旬为少雨的凉季。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澜沧江,流经泰国称为湄公河,成为泰老两国的天然界河。与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湄公河和湄南河等河流,孕育了泰国古老悠久而又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湄南河纵贯泰国南北,在入海处形成了平坦的冲积平原,泰国首都曼谷就如同镶嵌在这个平原上最富饶地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湄南河穿城而过,青青的水,蓝蓝的天,绿绿的树,红红的花,片片轻舟,点点飞鸟,又给这座东方名城平添了几多秀色。经过泰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辛勤建设,拥有600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曼谷,成为泰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

1782年,拉玛一世感到当时的首都吞武里地域狭小,不宜发展,便钦定在湄南河东岸建一座新的首都,并御赐了一个长长的名称:“共台甫马哈那坤森他哇劳狄命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欧叻辣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圭尼卫马哈洒坦”,洋洋四十一言,不仅不顺口,也难于记忆,因此,泰国人便简称为“曼谷”。但它的寓意却是深刻而美好的,其意思是新建的这座都城是“天使之城”“神仙之城”“玉佛的宿处”“坚不可摧之城”“幸福之城”“被赠予九块宝石之城”。经过近百年建设,曼谷已形成一定规模。1971年,国王普密蓬将曼谷和吞武里合并为首都,又称作“曼谷大京都”。

闻名遐迩的大王宫,就坐落在湄南河的东岸。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家宫殿,为曼谷节基王朝拉玛一世在18世纪建都时所建,曾是拉玛一世到拉玛八世的王宫。大王宫占地约22公顷,由节基殿、律实殿和阿玛林殿三座主殿和玉佛寺组成。自从拉玛九世国王迁居新王宫以后,大王宫便向游人开放,成为曼谷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00多万人次。

最早建造的律实殿是一座泰国传统宫殿建筑,大殿的平面呈“十”字形,殿顶四层重檐,中央建有一座尖塔,塔高7层,基部四侧装饰有精美的图案和神话传说中展翅欲飞的大鹏鸟。这个大鹏鸟多见于泰国的一些主要建筑物,现在已成为泰国的国徽。律实殿主要是国王、王后、太后等人物举行丧礼的地方,其他一些重要典礼,如国王登基纪念日也在此举行。

宫内规模最大的节基殿,大殿建成于拉玛五世在位时的1876年。殿身为布满西式浮雕的白色大理石结构,殿顶由三座金色圆锥形尖塔组成,是维多利亚建筑艺术与泰国传统风格完美结合的典型。这里原是拉玛五世处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现在成为国王接受外国使节呈递国书的地方。阿玛林殿,殿顶呈锐角三角形,分层相叠,层层低垂,错落有致,是泰国古代建筑形式。曼谷王朝历代君王常在这里接见臣民,现在仍是国王举行重大庆典仪式和国事活动的地方。

这些殿堂除有重大国事活动外,一般都门户洞开,里面铺有地毯,以利游客观赏。这座皇城虽不如北京故宫的雄浑古朴壮观,却也环境优雅,构造精巧,风格独特。

千佛之国

泰国是一个极其崇尚佛教的国家,95%的人信奉佛教,佛教为国教,全国建有佛教寺院3万余座,因此,佛教建筑遍布泰国城乡,而且建造一般都很精美。这些寺庙集缅甸、印度、尼泊尔佛教建筑之长,又形成了鲜明的泰国建筑特色,造型小巧典雅,装饰描金挂铜,屋顶陡峭玲珑,垂檐叠架,多覆以橘红或翠绿色琉璃瓦,精巧华丽,光彩照人,给人以*、崇高、神秘之感。坐落在大王宫内的玉佛寺,供奉一尊玉佛,玉佛由整块翡翠雕刻而成,这尊碧玉雕刻的佛像晶莹剔透,造型生动,玉佛膝部宽48.3厘米,高66厘米,是泰国上自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极其尊奉的神像,被视为泰国国宝。

据传说,1464年,在泰国北部清迈府发现了一尊泥塑大佛像,当泥土剥落后,便露出了这尊世所罕见的玉佛。玉佛起先供奉在南奔城、清迈等地,后因战争被迎请供奉于老挝万象达226年。1778年在郑王时代,节基王朝拉玛一世在做大将军时,一举征服万象,又迎请玉佛供奉于黎明寺。1784年,才择吉日恭迎玉佛供奉于大王宫内至今。玉佛身着金缕衣,每当泰国热、雨、凉季变化,贵为一国之尊的国王,要沐浴更衣,三叩九拜,亲自为玉佛更衣。

大王宫是国王及王族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凡参观大王宫的内外游客,进入王宫后的第一个程序是先参拜玉佛。参拜者需先在外脱鞋,然后赤脚悄无声息地鱼贯而入,进入佛殿后须行叩拜之礼。起初我们对脱鞋参佛既不习惯也不理解,后来寺寺如此,也就见多不怪了。好在泰国旅游场所普遍十分干净,即使赤脚行走,也几乎一尘不染。

值得一提的是,在泰国,为了表示对佛祖神灵的虔诚恭敬,参拜寺庙神社除赤脚外,还不准挽袖或穿半袖衫、短裤。为此,我们还闹了笑话。

在清迈西南的山上有一座双龙寺,此为泰北重要佛教圣地。据传,大概几百年前,在这一带建立王朝的蒙莱大帝,接受了进贡的舍利子安放宫中,后一高僧发现宫中有火光,火光发自安放舍利子的地方,国王以为他福分太浅,便把舍利子交给高僧择地安放。后来高僧选定双龙山,建塔安放,名为双龙寺。寺内尤以金塔驰名,此塔高12米,通体描金,在阳光照耀下发出万道金光,然寺规极严。当我们一行乘缆车抵达寺门,每人布施泰币5铢,准备脱鞋入内时,我们当中的两人被一僧人拦住,原因是不准穿短裤入内。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租一大裆黑裤,穿上这又宽又大的黑裤,看上去既像日本的相扑运动员,又像马戏团的小丑,实在滑稽可笑。

佛教建筑要论耗资之巨,当数曼谷的金佛寺。此寺由华侨捐资兴建,建筑物虽非宏大,寺内却供着一尊纯金佛像,佛像总重5.5吨,金碧辉煌,光射苍穹,这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在泰国还有一些巨大的佛像,最著名的是曼谷卧佛寺的卧佛。卧佛寺建于16世纪,卧佛殿位于寺的西侧,寺的中央另有一大殿,从中间切割成4个独立的佛殿,南供观世音,北供一尊大佛,东面也有殿堂。殿内有许多壁画,描绘佛祖事迹。墙的下部还有一些浮雕,内容是一些神话故事。殿外四周广场有数十座大小高低不等的圆锥形佛塔,塔体表面贴有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瓷片,看上去极为精巧美丽。这些佛塔下埋葬着历代高僧的舍利子。广场四周有回廊围绕,回廊中供有390尊形态各异的佛像。

卧佛殿面积很大,里面没有什么装饰,尽量保持着一种古朴神秘和肃穆的氛围。卧佛身长46米,佛像横卧的高度为15米,佛足长达5米,遍身贴有金箔,脚掌部分则用壳片镶嵌,每只脚趾一样长短。另有一列小佛像排列在卧佛旁边。在卧佛身后走廊的靠墙,摆放着一面铁钵,专供游人投币。据说游者一边投币,一边默默祈祷所盼所愿,诸如期盼佳丽、早得贵子、快快发财、官运亨通等等,十分灵验。看着好玩,我也换了10株硬币,一一投入,当然少不了默默祈祷。

据介绍,在泰国,敬佛、礼佛、出家为僧或带发修行是包括皇室成员在内的所有成年男子的必修功课。但这项佛事也随着时代的演进有所变化,过去出家修行的时间一般为3个月,现在已减少到7天或3天便可还俗。尽管如此,目前,泰国仍然有25000左右的人出家修行。因此,在泰国僧侣随处可见,他们或游方,或化缘,或作法事,几乎为泰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泰国上自王公,下至百姓,家家供有佛像神龛,就连小轿车内也少不了挂一尊佛像,顶礼膜拜十分虔诚。泰国电视台还开办佛教节目,由高僧讲经说法。一次我们参观五世王王宫,在一供有五世王塑像的厅堂,游者必须行叩拜之礼,当时我们以外国人的身份只是散座小憩,不料导游小姐示意我们效仿,可我们看到有一些僧侣不仅未行叩拜之礼,反而还来回踱步,对此甚是不解。后从电视中看到,国王也要参拜高僧,高僧的至尊地位可想而知了。

郑王庙

在吞武里湄南河的西岸,有一巍峨挺拔、气势壮观的建筑物,这就是有名的郑王庙。在泰国大城王朝时期,泰国、缅甸两国交战,在抗击宿敌缅甸的战争中,华人后裔郑信率众击败缅甸,建立了泰国第三王朝——吞武里王朝,郑信做了国王。在他执政期间,他把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汉族文化介绍给暹罗人民,为这一古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华侨和泰国人民为了纪念他,就集资兴建了这一庙宇。数百年以来,郑王一直受到泰国各族人民的参拜,每年12月的郑王加冕日,当地群众和僧侣都要举行盛大纪念活动。

庙的前殿不大,里面塑有一尊郑王立像,香案上供果累累,香烟袅袅。导游小姐以富有感情的语言,向游客介绍郑王的生平事迹,令听者肃然起敬。穿过前殿,后面正中是一组尖塔,中间塔高120米,四周另有4座小塔,高约50~60米,呈众星拱月之势。我拾级而上,登临塔的中部,极目远眺,只见坐落在湄南河两岸以白色为主色调的高大建筑物参差错落,与热带棕榈椰子树等花草树木相映生辉,而湄南河则像一条玉带,蜿蜒穿行其间,清秀美丽的景色简直令人陶醉。我深情地久久注视着供奉着郑王的那个殿堂,由此而想到了繁华的曼谷,想到了曼谷店铺林立的唐人街,想到了在泰国5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艰苦创业的华人和华侨。

华人进入暹罗是很早以前的事了,但大量的移民定居则是在近代。在6000余万泰国人中,泰族占53%,老挝族占26%,其次为华人和华侨,目前约有700万人。移居泰国的华人大多“在脱离自己母体区域时,实际只是赤手空拳的,孤立无援的。他们带着绝少的盘费,冒着绝大的危险,在这片蛮野的大地开垦拓荒,成就了备受赞扬的功业”。尽管华人华侨只占泰国总人口的1/8,但他们大多居住在城市,其中尤以曼谷、清迈等大中城市为最多。他们的经济实力相当雄厚,几乎所有的大银行、大商场、大酒店都由华人开办或有华人股份,其中有拥有70亿美元财产的泰国首富黄子明、鳄鱼大王*泉等大企业家。在泰国的华人华侨并非一盘散沙,而是组成各种社团,用以维系同胞情谊或推动经济发展。有以家族为单位的某氏宗亲会,以同一故乡旅泰华人为成员的某某公所等。更有非官方性质的社团,如泰国中华总商会、泰华进出口商会等。这次在泰国期间,我们作为宁夏考察团,第一个拜会了泰国中华总商会和泰华进出口商会,受到了欢迎和礼遇,双方还表达了谋求经济合作的意向。

尽管华人华侨在泰国经济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他们的根扎得很深,尽管周围环境的耳濡目染使他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人甚至被同化。但是,就其中大部分人而言,他们仍然割舍不下与故国的血肉联系,竭力维护故国文化和民族传统不被同化,他们仍以身为炎黄子孙而自豪,仍然时时刻刻关心着故国的发展变化和经济建设,热切期盼故国日益繁荣昌盛。

苗寨

在众多迁居泰国的华人中,有一个特殊的群落——苗人,他们栖息的地方被称为苗寨。据说这个地方是泰国政府为安置很早以前由中国经缅甸辗转到达泰国的苗族群众,而特意划出的一块特殊地域。尽管地处偏僻,路途遥远,然而一种由特殊感情而产生的特殊兴趣,驱使我们一定要去看看究竟。

参拜完双龙寺后,我们一行乘坐被戏称为“炮车”——一种搭有篷子的小货车,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间公路颠颠簸簸地向山的里面走去。在这高高的山上,林木十分茂密,只是乔灌草杂陈,荣与枯相间,似乎一切生物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这里绝少人家,除了偶闻几声鸟啼,再就是寂静,死一般的寂静。车越前行,越是幽幽暗暗的,越有一种深邃静谧的感觉,既有几分神秘,又有几分恐怖。

车行约30公里,转过一个山脚,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山间盆地,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景致。虚虚幻幻的山雾,清清新新的空气,到处弥漫着山野气息。山上的寨堡,显示出厚重粗犷的轮廓,这就是中国苗族同胞在异国他乡繁衍生息了数十载的苗寨。苗民们依山造屋,就地种田。他们着苗装、讲苗语,不少人也讲汉语。他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在坑坑洼洼的坡地上种点粮食蔬菜,也种植罂粟。尽管季节已过,但我们在半山腰的坡地上还是发现了少量罂粟,有的开红花,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紫花,有的已结出圆圆的果实。

近年来,随着泰国旅游业的发展,泰国政府把这一地区辟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由此打破了苗寨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沟通了苗民的对外联系。现在他们已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传统,开始参与商品经济活动。他们或游动或在道路两侧搭棚兜售一些木制工艺品、低劣首饰、人造宝石或其他民族物品。生活条件虽略有改善,但仍有困难。简简单单的生活,纯纯朴朴的民风,构成了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当人们置身其中,其感觉绝非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倒像是一个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原始部落。

苗寨罂粟花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