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芹姥姥家姓丁,住在城南的丁家洼。记得,我们刚从老家搬到城关来不久,曾路过她姥姥家的村子。那是我姥姥家的一头大白骡子,拉着一辆篷篷车,接我母亲去住娘家时,小芹和她娘顺路搭脚,便一块挤进篷篷车里。
疙瘩爷爷不知是出于答谢之情,还是看车把式狗瘤子手中那把鞭子已经秃成了竹子竿竿,便把一把挂着红缨穗的大皮鞭子,塞在狗瘤子叔叔手里。篷篷车一出城关,狗瘤子叔叔就把大皮鞭子摇晃起来,又焦又脆的鞭鞘,在天空“噼啪”作响。
时正晚秋。冀东大平原上青纱帐已经不见,只有晚熟的红高粱,还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下,点燃着一片“红灯笼”。
我坐在篷篷车里,想起年节午夜提着纸糊的小灯笼,去给长辈和亲戚们拜年时的童兴,便扯着嗓子喊叫起来:
西瓜灯
南瓜灯
大街小巷挑灯笼
小芹立刻在篷篷车里唱和:
踢一脚
踹一脚
我的灯笼坏不了
灯笼的童谣唱完了,又揭开了闲篇儿:
那边来个白大姐
又没骨头又没血
小芹顿时接上茬儿:
骑着毛驴绾着纂
光着屁股打着伞
赶车的狗瘤子叔叔,忍不住大笑起来。小芹娘忙训斥小芹道:“别胡唱,再胡唱我拧烂了你的嘴。”
“我偏唱!”小芹逞能地犟嘴。
“来,娘给你个白馍吃!”小芹娘挑开蒙在柳篮上的白毛巾,顺手从篮儿里拿出一个白馒头,递在小芹手里。
孩童到底好哄,小芹立刻不再喊叫了。她把白馍举在我面前,高兴地说:“看,这白馍顶上有个红点点,谁吃了这个红点,谁就有福。”说着,她小手用力一掰,把白馍掰成两半,并把带着红点点的大半个馒头塞给我,说:“小哥,吃吧,吃了就能长大个儿。”
我母亲也忙从篓篓里捧出一把山里红,装进小芹的口兜里:“这是山里树上长的,老家有片果木园子!”
“你们家里有山?”小芹问我。
“高着呢!”
“多高?”
“天高。”
她伸脖瞪眼地向篷篷车外的蓝天望着。天上有一队人字形雁阵,正“嘎嘎”地鸣叫着南飞。小芹的童兴立刻被这雁阵勾动了,喊着:
南来的雁
北来的雁
在我篮儿里下窝蛋
我毫不示弱,马上搭讪: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好几座
八九十枝花
我念出的千家诗和小芹的童谣,纯属风马牛不相关的两个范畴。不知出于啥缘故,我总是把“亭台六七座”,背成“亭台好几座”。为此,我挨过爷爷的手板,但我受惯性支配,一直篡改着这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章,并不为此而脸上发烧。
记得,我家刚刚搬到城关的时候,适逢暮冬早春季节,爷爷拉着我的小手,到城关南边一个小河汊去玩。河汊周围立着几座砖砌的像碉堡一样的墩台,爷爷说是乾隆皇帝东巡时在这儿修筑的。乾隆是谁我不知道,修墩台为什么我更不清楚;但我从小知道乾隆皇帝是古代皇帝中写诗最多的一个,又是诗品最孬的一个。爷爷说:“古代皇帝都烧书,乾隆又是皇帝中焚烧古书新书最多的一个。”皇帝啥样?不知道!烧书干啥?爷爷说了半天,我也没听懂半句。
墩台虽然乏味,但这个小河汊却满有意思。河水清澈见底,河底的细沙砾和在绿色水草中摇头摆尾的小鱼,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让我目瞪口呆的是,河底像开了锅的水一样,“咕嘟嘟”地冒着泡泡。爷爷说:“这叫暖泉,因而河汊永不封冻,为这,这条河汊叫暖泉河。传说乾隆皇帝曾跳下暖泉河,在这河里洗过澡哩!”
这天,去姥姥家的篷篷车,正好经过暖泉河。几个娃子在水里跳着闹着,并向篷篷车招手逗趣:
篷篷车
轱辘辘
里边坐着傻媳妇
红盖头
葱绿袄
屁股底下盘小脚
小芹娘和我母亲都被水中的娃子逗乐了。我和小芹没有笑意,我俩觉着这几个野小子,在数落我们的娘——因为我母亲和小芹娘都是缠过足的白薯脚。
小芹急切地问她娘:“您为啥缠脚哩?”
“别碎嘴子唠叨了。”
“我又为啥不缠脚哩?”
小芹娘瞪她一眼:“是怕把你当哑巴卖掉吧?给我闭嘴。”
我也询问我母亲说:
“脚疼吗?”
“吃山里红。”母亲使出小芹娘用馒头堵嘴的战术。
“我嫌酸。”
“那就吃花生。”
大人总有应付孩子的办法,我和小芹再次入瓮。一堆花生摊在篷篷车里,我和小芹挑选着“大骆驼”[3]吃,小芹手疾眼快,首先挑出一个大骆驼来,嘻嘻地笑着:“娘,您看,这个像我罗锅子奶奶!”
“哎呀!你嘴巴就不能闭一会儿?”小芹娘叹口气说。
“别的花生都是两个粒儿,为啥会有三个粒儿的?”我的好奇总是被小芹挑逗起来,“娘,这是咋回事?”
狗瘤子叔叔插话了:“有哥儿俩的家,也有哥儿仨的家,家跟家不一样。”
“为啥我哥儿一个?”我问。
“为啥我姐妹一个?”小芹也追问着。
“花生不是也有一个粒儿的吗?”狗瘤子叔叔扭过脖子,挑出一个独粒花生,“瞅,这不是嘛!”
“它是丫头还是小子?”我接茬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