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巴菲特的选股方法基本没怎么变,他考虑的顺序是:公司本身状况、管理层、财务状况和股价。
这里我们来说说如何评估公司管理层,书里给出了一个上雪认为非常有效的方法,具体如下:
1、回顾过去数年的年度报告,请格外留意管理层当时发表的关于未来的策略。
2、将这些当年的计划与今天的现实情况进行比较,当年的计划实现了多少?
3、将数年前的策略与今天的策略和计划进行比较,管理层的思路有何变化?
4、将你感兴趣的公司年报与同行业类似公司的年报进行比较,当然,一模一样的公司并不容易找到,但即便是相关表现的对比也能够提供洞见。
之所以花时间评估管理层,是因为这样做你可以在得到最终财务表现之前,先得到早期预警信号。
巴菲特的这种方法是每一个集中投资者的必备技能,如果你们不愿意花这些时间做上述比较,那么巴菲特的这把尚方宝剑就不适合你们,因为你们没有耐心,也没有精力,更不愿意去深入了解你们花钱重仓持有的企业,不是足够了解,根本拿不住,就算低价买入,你也不敢重仓,即便你真硬着头皮去重仓,也做不到长期持有。
其实这个方法真的不难,也不麻烦,就是把公司的历年年报翻一翻,看看管理层分析那个部分,把公司业务和未来战略都贴出来,逐年比较看看管理层实际做到了多少。
牛每个人都可以吹,眼到手不到是不行的,如果我们对比分析后发现管理层总是心很大,行动却比较懒,那么未来他们再说什么,我们笑笑就好,因为他们大概率也是做不到的。
除了公司年报,我们还可以查看公司网页,追踪媒体发布的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信息,多看看管理层在公开场合发表的演讲和访谈视频等,总之如果你想,你有一百万种方式了解你所投资公司的管理层,不要放弃这种评估手段,因为这对于一个集中投资者而言至关重要。
上雪在这里引用书里的一段话:“不要因为这个任务太难而放弃评估管理层……记住你这样做的初心,这对你会有帮助:你将会得到一些最终会影响股价的信息,并且你会提前得到它们。如果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市场经常是有效的(尽管并不总是有效),评估公司管理层就是一个可以使你走在市场前面的分析工具。”
如果大家看到这里还不是很理解,就想象一下如下场景:
某公司管理层今天对外宣布要并购元宇宙概念的游戏公司,于是股价大涨,但我们研究了公司历年与管理层相关的资料后得出管理层经常说大话忽悠投资者,十次并购九次失败,或者管理层过往的收购大概率都让公司赔钱,并未产生互利共赢的协同效应。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目前市场上这个“元宇宙概念”的收购行为产生警惕,至少当别的投资者狂热追进去的时候,我们能保持冷静与理性,能客观分析股价未来的走势。
巴菲特的投资总是被人称为“价值投资”,包括上雪把《雪视角》写到这里,肯定很多人以为上雪我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不搞技术分析也不碰成长股的那种,似乎只有廉价的便宜货才能吸引我,但其实这种理解比较片面,就好像一些新朋友刚看见我,就依据我的长相来评判我的思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