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
王火的《战争和人》于去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齐问世,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去年九月在北京举行《战争和人》研讨会时,我因在美国未能出席,深以为憾。但蕴藏在心里的一些感受,总想一吐为快。
早在我青年时期,我就喜欢文学作品。是五四时代的新文艺,把我引上正路的。现在尽管年过花甲,每当我读到好的文学作品时,仍常常激动不已。巴金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的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力量。”我经常从好的文学作品中受到启示,吸到营养,得到净化,想做一个好人,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受到误解或打击,我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勇气和希望。
我读《战争和人》时,同样是这些感受。
在拜金主义冲击我们文学事业之际,我们需要高品位的精品。王火说:“我摒弃把作品降低格调写得肮脏,也反对渲染、玩味中国文化中最陈腐的东西。我愿意作品使人崇高、美丽、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得到人生的启迪。”我赞同王火的观点,而且认为他的这种观点已经体现在《战争和人》这部巨著之中。
《战争和人》问世时间不长,却受到了评论界极大的重视。迄今为止,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各种报刊已发表评论、专访、报道等80多篇(次)。很多著名的评论家,对它给予很高的评价。萧乾说:“作者紧紧抓住了历史的脉搏,生动地再现了昨天,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这面明亮的镜子,检视一下今天。”荒煤说:“史诗品格,风采独特。”冯牧说:“书有可读性,格调高尚;引人入胜,有生活魅力、艺术魅力和情节魅力。”这些评论,王火是受之无愧的。
我和王火认识的时间不算太长,从他1983年调成都时起,到今年刚十年。但许多共同的观点,使得我们的思想感情十分接近。他为救一个小孩撞伤头部,严重影响一只眼睛视力。我也曾因长期眼病,一只眼睛失去视力,只靠一只眼睛学习和工作。我能理解他的艰难和苦处。但王火在这种情况下,坚韧不拔,坚持写完这160万字的巨著,实在令人钦佩。前几年,王火每出一部书就送我一部,但我工作负担过重,没有及时阅读。今年工作有所减轻,我终于接连把《战争和人》认真读完。有时白天有工作,晚上就读到深夜一两点。我的一只好眼睛,现在又开始出现白内障,读到眼花的时刻,休息一会儿又接着读。读到第三卷后半部时,有一位好心的朋友怕我从繁重的工作岗位退下来不习惯,打电话来问我有没有“失落感”,我说:“现在还没有,但过几天可能有。”他大为奇怪,我赶忙解释:“我正在读一本好书,感到很充实,可惜快读完了,到时很可能有失落感。”读完以后,有几天我的确感到“空虚”。但我又满腔热情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女儿、两个姐姐读。她们都喜欢这部书。至于我的老伴丁秀娟,她比我先读。对这部书的赞扬,我最先是从她那儿听到的。
《战争和人》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正如许多评论家指出的:他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人性的百变图”,史诗性的高品位的艺术精品,160万字的巨著。如果没有充实的内容和艺术魅力是抓不住读者的。我套用戏剧界的一句话:如要人迷书,必须书迷人。我只读了一遍,不敢提笔写评论文章。但从我的感受来说,我认为《战争和人》将成为我国的文学名著长期流传下去;我们的后代,也将从这部作品中受到启迪和吸取力量。
我现在省文联工作。为庆祝省文联成立四十周年,我写过一篇短文叫《不惑之年的期望》。其中有一段提到:“省文联要重点抓一些创作、演出和展览,要充分注意各协会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并及时组织评论,大力向社会推荐。”我和省文联的同志,本着这个原则,向社会推荐《战争和人》。这个工作,省作协做得好,做在前面。我们省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和艺术家,我希望有机会推荐他们的精品。我深信广大读者和观众,经过自己反复的比较,会识别出什么是真正的精神食粮。《战争和人》已经做出有力的证明。对此,我充满信心,也很乐观。
1995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