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大师济世迷情

占一点

> 脉大师济世迷情 > 脉大师济世迷情目录

第22章 退 学(1 / 1)

上一章目 录

父亲突然站在百草堂的门前,听到这个消息时,王叔和手里的药罐就不听使唤,直接掉在地上,嘭的一声摔在地上成了两半,僵硬的身子平地移动着。父亲望着王叔和两行泪像是断了线的珠子,嘴角歪斜着,喉咙咕咚着,说不出话来,王叔和将他拉到一边,焦急地问道:“是不是母亲出事啦?”

父亲机械地点了点头,然后哇地一声嚎啕大哭不止,边哭边说,“都怪我,不该带着她冒着大雨去抢着采摘药材,风雨交加,饥寒交迫,这才将她的老毛病弄翻了。”王叔和知道母亲在生下自己的时候,因为没有休息而下地劳动,不慎着凉,落下腰疼、腿疼的毛病,虽然看了不少中医,服了不少药,始终不见好。至今在屋里也穿着厚棉裤,很苦恼,特别是秋风寒气重的日子,那简直就是要了她的命。

这样也好,母亲终于解脱了。

王叔和拉了父亲准备回家,父亲却折回身,找到了石上柏师傅,说,“石师傅,谢谢你的好意,叔和需要请假几天,他的母亲得有人送上山。”

石师傅满口答应并叫柜台掏出一包碎银给他父亲,叮嘱他好好地安排后事,这里不急,随时回来。父亲则回绝道:“谢谢石师傅的好意,我还有一个请求,就是不让他在你这里学医,我想让他回去继续上私塾,准备考官。”

石上柏很吃惊地望着眼前这位父亲,情不自禁地问,“这是你的想法还是王叔和的本意?”

“这是我的想法,也是叔和的想法,他本来并没有想法,是你让他有学医的想法,所以现在还来得及扭转,我想让他考官,这是我家三代人一辈的想法。”

“你的这个想法虽然好,可是这世界上不是人人都能考得上的,许多读书人终其一生也都没有考上的,王叔和不是上次考过吗?正因为没有考上所以才选择学医,如今学医正有正色,你却又要让他放弃,去参加考官,假如学习三年后,还是没有考上,岂不是耽误了他的一生,毁掉了他美好的前程么?”石上柏越说越激动,倒不是因为前几天才刚刚拜师的原因,而是他觉得自从自己行医三十多年来,还是第一次碰上王叔和这样有天分的一个学徒,悟性特别的高,许多的药理不需要讲解就能明了,病案一点就通,真正的是一个可以塑造的好苗子,如果因为母亲的去世,父亲的固执而改变初衷,岂不是可惜呢?他顾不了那么多,高声叫喊道,“王叔和,王叔和,你回来一下,当着你的父亲的面,你说清楚,这一去就不要回来。”

王叔和不知道父亲与师傅说了些什么,有些昏头昏脑的,惊恐地问,“师傅为啥要这么讲呢?”

“这不能怪你师傅,是我对你师傅讲,要求他放开你,让你回家去上私塾,去考官的。”父亲严肃地纠正道。

原来父亲一直念念不忘的是考官,虽然父亲读书不多,也就认识自己的姓名罢了,但是他的脑海里顽固的观念很多,那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理念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一生的梦想不就是考官,当上大官,发大财,光宗耀祖,可惜自己一踏进学堂的门口就退学了,所以父亲才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可王叔和偏偏不理解父亲的初衷,不替父亲着想,虽然不得已上学三年,可是考试失败后就放弃了,父亲希望他屡败屡考,直到考上为止。

“我要学医,我不考官!”王叔和斩钉截铁地回答,并且加上一句话,“我不是做官的料子,你也不是官老子,咱们将话说清楚,如果如果要我考官,我就不回去了。”

父亲举起满是厚茧的手掌啪的一声打在王叔和的脸上,父子二人争吵得不可开交。

石上柏终于也妥协了,委婉说,“这样吧,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王叔和,你先回去安葬母亲,借此机会也好好地考虑考虑这二者的选择吧,你也有你的志向,父亲也有父亲的希望,回来后再作一个取舍吧。”

王叔和噘着嘴巴跟随在父亲的后面慢慢腾腾地向老家走去。

夜里,王叔和守灵,仔细阅读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症论》,从中总结出了一个治疗母亲这种病证的方子:骨碎补100钱,狗脊150钱,核桃肉(或花生米)50钱,红枣10枚,猪尾巴一条(切碎)。将以上诸味合在一起,并加人少许盐同煎食,能饮酒者以酒送服。每日1~2次,2天见效,一般三至五日可愈。

可惜母亲大人已经过世了,这真是所谓“子欲伺而亲不在。”王叔和感慨万千,从小接触药草,踏进医堂至今也有好好几年了,多少也懂得一些方子,可惜的是从来没有想到为母亲开一个方子,或者延请医生为母亲开一个方子治一次病,母亲总是要默默地忍受着病痛的煎熬,害怕花钱,最终羸弱的身躯终于扛不住病魔的重量而倒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