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命令魏臣督办“祛疾疫”。魏臣觉得这是推荐王叔和进宫的绝佳机会,于是在皇上面前进言,“疾病防疫的事应该让百草堂来承办。”皇上立即恩准。魏臣就跳过了分管此事的医丞、太医给事中等上级,一应事宜,直接安排王叔和统领负责事务。
怎样做到“祛疾疫防范为先”呢?王叔和做了这样几件事。其一,率太医院相关人众于都城中宣讲《祛疾疫防范为先》的有关细则;其二,组织人员对都城内的水井、涵河、沟渠及居民用水进行了全面调查;其三,令太医院向全国各地调集艾蒿进京都以备防疫瘴之用;其四,令太医院药丞部药工遴选杀毒防疫除瘴药材以督各地备筹,主要是收购艾蒿、姜蒜、酢浆草、败酱草、野菊、马鞭草、鱼腥草、算盘子、千里光等22种草药;其五,限大小官员皆佩香囊以避瘴防疫;其六,逢五月、九月,太医院医工、药工、太医等皆到太阳山采野艾蒿、野菊蒿,既做备用,又为官员必须为百姓做出表率。
王叔和将“大小官员皆佩香囊”,“22种祛疾疫常备之药”、“太医院官员五月、九月皆上山采艾蒿、菊蒿”的办法编印成手册,发放到人手一份,派送到大街小巷店铺坐商和贩夫走卒,阡陌小巷寻常百姓一手一份。皇后看到了,传递给皇上,要求皇上一道诏令下到太医院:“着太医王叔和速人福寿宫,给太皇后配制陪寝香囊。”
王叔和带着魏棘进了福寿宫,面见魏臣,立即拿出了一套方案;用陈年艾煎汤给皇后沐身。用丁香、麝香、黄香给宫女制冠,用青木香、香樟子粉、松于粉、芸香粉、檀香木、香茴花,加麝香制成香囊衣袍,亦称寿氅。用桂花、菊花、丁香、芸香、茴香制成幡佩。啥为幡佩?是古代旗的一种,上画龙蛇,乃死人出葬时为棺柩引路时用的旗,俗称魂幡,以黑布做成。古代幡旗有严格的规定。《周礼·春官·司常》:“龟蛇为旖,以黑布为之。天子广三尺三寸,长九尺;诸侯广二尺二寸,长八尺;士宦一尺一寸,长七尺。”在旗幡上加挂香佩,这可是一个创举。此外,太皇帝的梓宫用芸香、紫木檀、广木香、青木香铺底,入殓时,老人的嘴里、手里、怀里皆放入檀香、麝香、芸香制成的香圆。梓宫上路,令人抬上八个大香炉,炉内燃引用陈年艾蒿制成的艾绒加檀香末。老人出殡,可谓是“香飘十里,三日有余”。
王叔和为皇后所用的香佩之法,不仅令皇上十分满意,史称“帝大悦,常悟之”。也使一些做法演变成丧葬习俗,流传至今。譬如,用艾水给亡人沐浴,亡人入棺时用鸡蛋滚手,包括给亡人燃香等皆源起于此时的丧葬。
王叔和红了、火了,在大庭广众之前,众目睽睽之下,畅行于福寿宫内外,为百官所瞩目眼馋。
皇上下令封王叔和为“脉大师”。
王叔和成了皇上形影不离的伙伴了,皇上走到哪里都将他带到哪里,这一天走在下乡的路上,随行的军士突然倒地,象一个死人,王叔和示意太医院医工上前,给那军土摸了脉,看了眼睑,撬开嘴,察了舌象,然后说:“报告皇上,此人乃中梓油之毒,脉象虚飘,舌苔已在转黑,若能在即刻让其服下解毒丸丹,尚且有救。可眼下,到哪里去弄解梓毒之丹丸,费时一久,纵有丹丸解毒,也是枉然。”
王叔和疾步上前也看了一看,说:“回禀皇上,医工所说属实,倘若再稍迟片刻,此人便无法回生。但我有一土方,可就地取材,不需解毒丹丸,不知效否,我实无把握。”
“救人要紧,你但试无妨。”
皇上开口了,王叔和马上令人弄来一桶井水,撬开军士的嘴,往下灌水,水灌下去,那军士的肚子迅速鼓了起来。王叔和不管这些,令人继续往下灌水。这一灌就将那军士肚子里的梓油皆逼吐出来了。等吐了一阵子,王叔和又令人再灌水,水满了,那军士又吐。反反复复灌了吐,吐了灌,直至吐出的是水而没有油,方才停止。吐出了所喝的梓油,那军士昏睡了一下,徒然翻身坐起,全场顷刻欢呼雀跃。
皇上也高兴得鼓起掌来。
王叔和随皇驾与百官到城外农村巡农耕,访民事。皇上很特别,凡地方官引他去看的地方,他甚是随便,偏好自己找地方看。到了一处农庄前,只听农舍里有哭声传出,他直顾走了过去,这一去又坏了。一少妇直挺挺地躺在炕上,一老婆子哭得死去活来。围观的乡邻纷纷诉说,婆媳适才因小事争吵了一番,媳妇趁婆婆离开片刻,抱起一罐卤水一饮而尽。皇上让王叔和去看看。
王叔和诊其脉,观其眼,说:“回皇上,若有生姜一斤以上,此妇可救也。”
那婆婆连声答应:有生姜,有生姜。一群乡邻也纷纷从自己家拿出生姜。按王叔和的吩咐先擂出姜汁灌下,再熬煎姜汤续喂,半个时辰后,那少妇吐出苦卤,死而复活。
皇上目睹了全过程,对家家都有生姜之事甚为惊奇,遂问道:“尔等家家储姜,乃风俗也?”
百姓当然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皇上,于是异口同声都说:“是皇上下的诏令,让家家积药防疫疾才有的。”
皇上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儿天后,各地暴雨成灾,河水、江水泛滥,灾民流离失所。皇上在都城荣昌殿召集百官议救灾之事。王叔和与魏臣共同献策,灾后中防疫万不可轻视,并附上灾后防疫的具体实施方案皇上下诏,七百里加急发往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