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说着,张玉凤叹息声,“你看你孩子要满月了,三个姑姑除了炕上这个没良心的,其他两个都不在家,搞得娃到时候都没人给长面子。”
没良心,是个口头语,其实就是说顶不住事。
按照这里的风俗,过满月酒的时候,姑姑和舅舅都要给孩子包红包的。
现在孩子三个舅舅都在,但是三个姑姑一个在外地,一个下落不明,还有一个年龄小,所以张玉凤有点遗憾。
王天孝笑笑说没事,到时候让小竹象征性代表下就可以。
大妹妹王小梅在兰城,距离庆城要四五百公里,坐车的话要整整一天。
因为路途中几乎都是山路,非常危险,尤其是冬天下过雪后,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每年都有多起车辆掉下山谷的事故。
所以到了冬天,兰城到庆城的班车数量很少。
还有就是他重生后,还没见过大妹妹。
这个年代又没有电话和网络,主要还是靠写信与远方联系,自己孩子出生,王小兰并不知晓,自然也谈不上回家。
二妹妹王小兰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提到这个妹妹,王天孝也头疼。
王小兰是那种受八十年文艺思想荼毒很深的姑娘,她觉得在家里被目前安排一个对象结婚,一辈子重复父辈的故事,是一种对生命的玷辱。
所以,她从十六岁就离开家乡,独自到外面去闯荡了。
从此,除了每年寄回来几封信外,家里人根本不知道她到底身在何方。
王天孝前辈子自然也不知道,还是后来才知晓她现在在南方打工。
后来王小兰一直也没混出个模样,四十多岁了,还是孤身一人,听说是个自由作家。
但写得什么作品,王天孝就不知道了。
眼下这个阶段,别人都不清楚王小兰的行踪,王天孝却知道她肯定不会回来。
想到这里,王天孝又替母亲感到一股悲哀。
她现在还不知道,她去世后,王小兰都没有及时赶回来参加她的葬礼,等后面回来,已经是半年后的事情了。
人生,处处都是遗憾。
好在,她那时候已经魂归天府,也不用为此烦恼了。
王天孝觉得时间差不多了,离开了地坑院返回山里。
和母亲能谈到这种程度,是他之前没想过的,所以算是意外收获。
代劳的人已经请过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人家他不太熟,准备明天带着王天信一起,天信虽然年龄小,但在队上混得很熟悉,至少每家人他都清楚。
其实农村这种过事,就是一种礼尚往来。
我家有事,你们家过来干活,打杂,你们家有事,我们家就过去给你们家干活。
代劳的人,是不用给礼金的。
若是人缘很差的人家,就很尴尬,代劳的人都请不到几个。
还有,因为流水席需要很多桌子,凳子,碗碟,筷子,这些都需要从代劳的家里自带,要是没关系,酒席的用具都凑不齐。
这点王天孝倒不用太担忧。